江门市妇女网

温情服务助维权,法润妇儿护万家 江门市妇联“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

  • 文章出处:江门市妇联
  • 发布时间:2025-09-18

“八五”普法以来,江门市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创新开展普法工作,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用心用情为妇女儿童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江门市妇联权益部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市妇联平安家园和谐侨乡服务项目被评为市第二届“十大法治惠民实事提名项目”,市妇联获优秀组织奖。

筑牢机制建强队伍,法治力量内聚赋能

(一)强化工作保障机制。

市妇联党组高度重视“八五”普法工作,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妇联重点任务统筹规划,制定普法责任清单及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确保任务明确、措施扎实、落实到位。深化部门联动,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出台《关于协同开展反家庭暴力的工作指引》,厘清部门职责,细化分级处理流程,把家庭教育、普法宣传融入反家暴工作,协同提升反家暴工作质效;联合市委平安办等6个部门印发《江门市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分级预警处置工作指引(试行)》,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涉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五级”分级预警处置机制,创新推进《普法学法建议书》的规范发放和应用,增强当事人知法守法用法能力。

(二)抓实干部学法用法。

把学法普法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聚焦“关键少数”,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的作用。将学法普法作为干部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持续深化“政治课堂”“妇情课堂”“云端课堂”,定期开展“巾帼读书汇”线上主题活动、学法专题讲座,在市妇联十四届六次执委(扩大)会议上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专题学习培训,推动干部职工法治素养全面提升。每年组织市妇联机关干部参加学法用法考试,优秀率达100%。

(三)壮大专业普法力量。

聘任中高级社工师、律师、心理治疗师等专业人士担任江门市妇女儿童维权普法讲师团、婚姻家庭纠纷调处专家团和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专家团成员,开展新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专家谈、男女平等专题研讨会等活动,为提升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水平积极建言献策。

将《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妇联维权干部的学法重点,每年开展2-3期培训班,提升法治素养水平。举办江门市妇女维权实战大擂台竞赛、线上学法竞答等活动,聚焦与妇女儿童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类典型维权案例,综合考察妇联维权干部依法履职能力和法律业务素质,以赛促学提升服务水平。持续征集评选全市妇联系统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和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总结推广优秀经验做法,推荐江海区妇联提交的反家暴案件入选《广东省妇联系统反家庭暴力案例汇编》十大案例。

夯实普法阵地建设,法治在基层在身边

(一)发挥线上平台的便捷性普法作用。

积极搭建线上平台,市县两级全面开通12338热线,实现热线24小时服务。每年开展妇联主席接听12338热线活动,倾听妇女群众心声,为妇女群众解难答疑。打造“两微一网”新媒体矩阵,依托“江门女性”微信公众号开设“以案普法”专栏、举办普法直播讲座,进一步拓宽普法广度。2024年以来,全市维权热线共接听来电2000多宗,通过公众号发布普法资讯236篇,阅读量超过6万。

(二)发挥维权服务站的专业性普法作用。

在全市设立8个妇女维权服务站,为有需要的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帮助、家事调解、心理疏导等专业维权服务。设立8个婚姻家庭健康流动服务驿站,每月深入基层开展2次服务活动,推动涉及妇女儿童权益问题解决在基层。2024年以来,全市妇女维权服务站共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00多人次,同时坚持在个案服务中做好普法宣传,累计跟进个案服务200多宗;开展普法户外宣传、举办法治教育课、组织民生座谈会等活动300多场次,受益群众7万多人次。

(三)发挥舒心驿站的启发式普法作用。

在全市设立7间“舒心驿站”心理咨询室,积极链接心理机构和专家志愿者资源,吸纳心理专家、志愿者为主的咨询师110人,采取“妇工+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的模式,运用专业技巧开展情绪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2024年以来,全市“舒心驿站”共为1000多人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健康主题讲座、户外宣传等活动200多场,受益群众近5万人次。

创新普法品牌引领,普法有靶向有实效

(一)深化“建设法治江门 巾帼在行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三八”妇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基层开展普法微课堂、普法游园会、趣味亲子定向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禁毒、防艾、反邪、反诈等知识,进一步增强妇女群众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2024年以来,全市各级妇联共印发各类普法宣传品5万多份,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921场次,妇女群众参与人数超20万人次。

(二)打造妇女普法“维”课堂。

携手江门市妇女维权工作专家团,从法律宣传、心理健康、婚姻家庭、关爱女童等领域出发,通过以案释法、情景演绎等形式,制作有针对性、专业性强、简而精的普法专题短视频49期。借助全市妇联系统微信平台、腾讯视频等网络平台同步转发和广泛宣传,覆盖群众超45万人次。妇女普法“维”课堂先后被评为省妇联系统创新项目、江门市“十佳创新传播案例”、市直单位法治文化“十佳”特色品牌。

(三)开展“关爱女童 护苗成长”宣传教育活动。

深入学校和城乡社区,重点宣传防拐卖、防性侵、防校园欺凌、防网络和毒品犯罪、安全自护等知识。每月定期组织巾帼志愿者走访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女童及其家庭,灵活运用绘本、贴纸、图片、拼图、视频等多元化宣教方式引导重点女童及其家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结合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建设,开展“童享友好”主题活动,打造“童行成长”研学游、“童议江来”观察团等品牌,营造未成年人快乐成长环境。2024年以来,开展保护未成年人普法教育活动1712场,受惠青少年6万多人次。

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普法有温度有力度

(一)把普法落实到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全过程。

持续推进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实现婚调组织市县镇(街)三级全覆盖,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婚调队伍,以“调解+普法”模式,推动法律服务与人民调解工作相结合。2024年以来,市县婚调委共受理婚调案件100多宗,达成调解协议70多宗。

(二)把普法落实到家庭文明建设全过程。

积极培育家庭法治文化,推动宪法精神、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细落实。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81个,建强1345个社区(村)家长学校,组建各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889支,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大家庭”亲子日等活动。2024年以来,全市各级妇联共开展家庭教育普法宣传活动758场,惠及群众7万多人次。开展“爱有方”家庭教育专家一对一指导服务,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为176个亲子家庭提供专业支持、情感支援和心理疏导。

(三)把普法落实到关爱帮扶全过程。

将思想政治引领和法治宣传教育融入走访关爱中,常态化开展“点亮微心愿暨送法到家活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 “关爱母亲 温暖儿童”等公益活动,重点做好遭受家暴、性侵等人身权益受侵害的妇女儿童的心理疏导、生活援助、法律咨询和矛盾纠纷化解等关爱服务。2024年以来,共筹集物资465.5万元帮扶困难妇女儿童8600多人次。

江门市妇联积极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职责,不断探索创新普法工作举措,持续提升法治宣传质效,妇联干部的法律素养显著提高,妇女和家庭的法治意识明显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障妇女权益的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接下来,江门市妇联将继续全力以赴做好妇女普法工作,让普法出“新”更润人“心”,为建设法治江门贡献巾帼力量。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