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妇女网

喜迎江门妇代会 | 砥砺奋进的五年——妇联改革篇

  • 文章出处:江门市妇联
  • 发布时间:2025-09-18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逐梦前行。为迎接江门市妇女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江门市妇联推出“喜迎江门妇代会”专栏,生动展示过去五年江门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和妇联工作的成效,以及侨乡妇女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的风采。


纵深推进妇联改革建设 ,织密联系妇女群众的连心网

五年时光流转,从春的耕耘到秋的收获,江门市妇联的改革足迹始终清晰而坚定。这期间,江门市各级妇联组织以强基固本增效为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拓宽组织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妇联改革和建设,以更牢的桥梁、更紧的纽带,把党和妇女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在扎根基层中愈发鲜明,书写了妇联改革向纵深推进的 “江门答卷”。

妇联组织基础更加扎实

妇联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基层组织的战斗力。近年来,江门市妇联围绕深化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实施“破难行动”,着力破解妇联改革中的重点、难点,推动县级妇联主动打造专挂兼相结合的多元化干部队伍,为妇联工作注入源头活水。市、县两级妇联严格按照妇联章程进行换届,专职主席、副主席配备到位,领导班子中按要求配备挂职、兼职副主席,挂职副主席全职参与妇联的日常工作。

早在20214月,我市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村(社区)妇联换届选举工作,全市的行政村(社区)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执委1.5万余名。换届后的队伍呈现出学历高、党员比例高、年轻化程度高的特点,更广泛吸纳了农村女能人、三新领域负责人、文艺骨干等各行各业优秀妇女进执委,基层妇联队伍战斗力不断增强。

在此基础上,江门妇联系统还启动巾帼头雁培育工程,实施领头雁培训计划,全力打造一支组织放心、素质过硬、群众认可的农村基层女性干部队伍,共同夯实基层妇女工作的组织基础。

妇联组织覆盖网络更加广泛

哪里有妇女群众,哪里就有妇联组织。一直以来,江门市妇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力度的重要指示,将组织建设的触角延伸至妇女群众聚集的各个角落。

截至目前,江门已在三新领域多形式建立妇女组织3600多个,一大批来自各领域、各行业的女知识分子、女教育工作者、女企业家、女性社会组织等优秀代表,构成了我市妇联组织网络的核心力量。

针对产业园、工业园区等妇女服务面广、影响力强但组建难度大的区域,江门市妇联注重发挥基层妇联前哨作用,通过“基层挖掘,上级推动”的方式组建妇联组织。对于成立后的“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市妇联找准新时期妇女的新需求,开展“智慧雅堂” 系列活动,高质量发展企业行活动则为女性搭建了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助力女性提升本领。

妇联队伍力量发挥更加强大

一支高素质的妇联队伍,是妇联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江门市妇联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能力提升为核心,推动妇联队伍力量持续释放。

江门市妇联制定了《2021-2025年市妇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将妇联执委纳入重点培训对象,各级妇联组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上下联动,积极落实执委的教育培训计划。五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累计举办培训班超500个,实现各级妇女干部和执委全员轮训,队伍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江门市妇联建立了执委会议事制度、乡镇(街道)妇联主席轮值制度、执委联系妇女群众制度和基层妇联组织工作公开制度,实施五亮工程,让群众更清晰直观地了解妇联工作,也让妇联干部更科学履职、更精准服务。

妇联阵地建设水平更加提升

作为基层妇联组织服务群众、凝聚力量的重要阵地,妇女之家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妇联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否畅通。目前,江门1345个村(社区)已实现妇女之家全覆盖,成为扎根基层的服务驿站

2023年起,江门市妇联根据全国妇联、广东省妇联的新要求,及时调整妇女之家工作思路,通过面向社会公开采购服务项目的方式,引入专业社工力量,整合链接社会资源,将五个到家服务送到妇女之家,把思想政治引领、家庭文明建设、创业就业、维权服务、妇女儿童关爱等工作落到实处,让基层妇女之家真正活起来,让妇女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得到妇联组织的作用。

目前妇女之家功能提升项目已实施两年多,面向基层妇女群众开展定向服务20余场,服务超9000人次。去年3月,人民日报客户端还以江门基层妇女之家的故事为题对本项目进行综合报道,有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带动更多基层妇女之家提质增效。

此外,全市建立30妇女微家作为妇女儿童之家的延伸和补充,专注于开展小型活动和提供微服务,打通服务妇女群众最后一米。

站在新的起点,江门市妇联将继续推进妇联改革向纵深发展,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健全“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全覆盖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暖“新”行动,持续推动妇联组织延伸至妇女群众生产生活最小单元;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妇联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妇联干部服务“国之大者”、服务妇女儿童的能力,让妇联组织始终成为妇女群众信赖的“娘家人”,为江门经济社会发展凝聚更多“她力量”。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