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召开妇女儿童工作智库专家座谈会,共谋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实施,提高妇女儿童工作决策科学化、专业化水平,近日,市妇儿工委办公室组织召开了江门市妇女儿童工作智库专家座谈会。市妇联主席颜海娜、副主席林雁冰参加会议。
会上,各位专家学者结合各自工作岗位和研究方向,围绕我市妇女儿童健康发展、家庭教育、法律保护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现状、面临形势、工作方向等畅所欲言,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可行性的思考和建议。特别是针对如何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推进儿童参与、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如何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作用、提升家庭教育协同度和普及度等方面,与会专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积极为妇女儿童儿童发展提供新场景、开阔新思路、拓展新路径。会上,还向各位智库专家颁发了聘书。
市妇联主席颜海娜强调,要将妇女儿童工作智库的理论研究成果与我市妇女儿童工作中的痛点、堵点紧密结合,使专家们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希望着重围绕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实施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一些关键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为江门妇女儿童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江门市妇女儿童工作智库遴选了我市20名热心妇女儿童工作的专家学者,涵盖健康、教育、家庭、社会保障、法律保护、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等诸多领域,未来将积极开展相关智库工作,推进妇女儿童工作实践与理论互促与创新,在推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有效实施中,助推我市妇女儿童事业创新发展,不断为我市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宋旭民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江门市梁启超研究会常务副主任:江门作为著名侨乡,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要讲好侨乡故事,向儿童展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继续讲好启超家教家风故事和陈白沙故事,同时,依托《江门非遗本土读本》等材料,以生动的方式讲好江门非遗故事。
李阳 五邑大学教务处全面育人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办好教育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才能实现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核心目标。希望能够凝聚合力,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开发好协同育人资源,拓展协同新空间,推动家校社“教联体”协同育人工作真正有效落实。
李 丹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门市梁启超研究会秘书长:尊重妇女、保护儿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应更深入了解她们的需求,为她们的福祉发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建议各级妇联加强对妇女儿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能力,共同为江门妇女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环境。
梁健玲 五邑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中级社工师,江门市重大决策咨询论证委员会委员: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问题复杂程度增加,妇女儿童所面对的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也在不断的变化。建议用科学的调研方法收集数据并分析妇女儿童面临的新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并加强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培育和培训,使其能在基层发挥更大的作用。
张沛婵 市教育研究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心理学副高级教师:作为一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深知心理健康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我将积极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与其他部门联动,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引入科学的心理辅导方法,共同构建儿童心理健康保护网。
陈艳娟 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部长、儿童康复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作为一名儿童医务工作者,我将继续以儿童健康为中心,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为宗旨,坚守“爱铸善业、心系妇儿”院训,将儿童保健康复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更大成效。
覃钰纯 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部部长、妇女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作为一名妇女保健医生,我将发挥专业优势,在健全妇女健康监测体系、保护妇女生育力、保障孕产妇身心健康、提升妇女群体健康素养等方面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助力妇联工作,为促进江门妇女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占强 市城市地理信息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江门今年入选了第三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名单,为更好地推进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建议加强顶层设计,规划融入儿童友好城市理念,推进城市、街区、社区多层级儿童友好空间体系建设,加强各类空间场所适儿化改造,实施重点示范行动,增加校外活动场所、儿童游憩设施建设。
周亮棠 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适儿化空间布局方面,建议通过收集儿童及其家长对城市建设的期望和需求,组织多领域专家进行研讨,结合示范点的建设,制定符合江门本地实际的儿童空间建设技术准则,确保儿童友好理念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得以切实落地。
苏达明 市东湖公园管理所所长、高级园林工程师:关爱儿童,就是守护未来。在公园建设管理过程中,应贯彻儿童友好建设理念,以推动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突出公益普惠原则,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需求基础上,积极做好“1米高度”儿童视角设计,通过合理布置场地、适儿化改造、打造互动空间等措施,为儿童营造安全、舒适、充满关爱的公共空间。
张一知 市博物馆副馆长、文物博物副研究馆员:市博物馆作为省儿童友好基地,近年来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需求为导向,打造了多个获国家级、省级奖项的儿童研学品牌活动。接下来,将在展览中开辟儿童教育专区,并引进“文物动物园”儿童专题展览,以儿童视角设计展览语言,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大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娄 丹 江门日报社《青苹果》专刊中心副主任、新闻记者:关注孩子就是关注未来。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不仅是对孩子成长的深情承诺,更是对未来希望的坚定守护。建议加大宣传普及力度,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儿童友好成为社会共识;搭建更多的平台,让儿童积极地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充分发挥侨乡优势,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
邝健梅 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市妇女儿童维权工作专家团成员:省、市儿童发展规划均专章提出“儿童与法律保护”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作为一名专门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检察官,我将积极探索推动“检察+妇联+N”的模式,多部门联动做好儿童权益司法保护工作,当好儿童成长的“护航人”,为建设江门儿童友好城市贡献一份力。
郭楼禄 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办公室副主任、三级警长,江门护苗女警团团长:我们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护苗女警团,遴选一批有爱心、有经验的女警加入护苗女警团,按照“1对1”“1对N”等形式与全市各中小学校结对子,今后将常驻或定期进校园等模式开展守护关爱行动,加强护苗普法宣讲,全面提升青少年安全意识和能力,守护“侨乡花朵”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