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妇女网

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推进流动驿站建设,实现服务“零”距离

  • 文章出处:江门市妇联
  • 发布时间:2024-02-21

江门市妇联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以设立婚姻家庭健康流动服务驿站(以下简称“流动服务驿站”)的创新载体深入基层,切实打通服务妇女儿童“最后一米”,激活妇联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柔性“引擎”,把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基层。

一、创建品牌,“流动服务驿站”让妇女群众看得见、记得住

擦亮驿站便民形象规范设计流动服务驿站帐篷标识,妇联会徽标识鲜明醒目,配置服务展板等设备,每月深入基层为妇女群众提供普法宣传、家事调解、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维权关爱等服务,让驿站靓丽便民形象深深植根群众心中,树起妇联“娘家”品牌。

打造驿站专业服务通过“1+N+5”模式,依托流动服务驿站,组织妇联干部、法律专家、心理健康服务专家、家庭教育专家、巾帼志愿者等,共同为妇女群众及其家庭提供普法宣传、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维权关爱服务,积极倾听妇女声音,切实关护妇女权益,推动将涉及妇女儿童权益问题解决在基层,不断提升妇女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动驿站广泛覆盖在市县两级共设8个流动服务驿站,作为妇女维权服务站的服务延伸,将妇女维权服务站服务职能由单一点服务扩大到多点服务,实现定点服务向“定点+流动”服务全覆盖。2023年共深入基层开展活动200多场,受惠妇女群众2万多人次。

二、融入服务,“流动服务驿站”帮妇女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畅通群众诉求通道流动服务驿站坚持每月开展送服务下乡活动,将维权关爱等服务直接送到群众身边,让妇女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妇联的关心关爱,在家门口就能反映诉求。加强维权服务平台宣传推广,主动宣传妇女维权站及维权热线电话和服务职能,畅通妇女群众反映诉求的线上渠道。

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流动服务驿站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圩日”、“榕树头”摆摊、进市场、进乡村、进厂企等形式,每月开展不少于2次流动服务活动,以设置普法咨询台、派发宣传单张、举办知识讲座、开展普法知识问答、普法小游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普及妇女权益保障法、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和禁毒防艾、反诈反邪知识,引导广大妇女学法知法守法用法。

倾听民声收集民意依托流动服务驿站深入基层积极倾听妇女群众心声,围绕维权、就业、健康、生育等与妇女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问题,结合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妇女儿童安康保险、单亲特困母亲安居房、困境儿童救助帮扶等项目,推动妇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2023年共召开18次民生座谈会,共收集妇女群众意见建议59条,解决59条。

三、深化拓展,“流动服务驿站”领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贴近群众宣讲市妇联领导班子成员结合“深调研”,深入各镇(街)、社区(村),走进妇女儿童之家、巾帼文明岗创岗单位、“四新领域”妇联组织等开展宣讲,促各界妇女学而知、学而信、学而行。坚持用“实”的内容、“活”的方式、“鲜”的语言解读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筑牢广大妇女思想根基。依托流动服务驿站、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广泛开展“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学习教育活动,组织侨都巾帼宣讲团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开展线上线下“巾帼心向党”系列宣传宣讲活动670多场次,覆盖群众4.5万人次。

创新载体宣讲坚持寓教于乐,融合歌舞表演、快板说唱、咸水歌等生动活泼、贴近生活、接地气的形式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把党的创新理论“唱出来”“演出来”。完善妇联“两微一网多端”新媒体矩阵,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宣传,精心策划开展“学习贯彻接力棒”“她力量”“童享友好”等网上主题活动,打造更多广大妇女和家庭喜闻乐见的传播产品和活动,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鼓励群众宣讲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让基层妇女群众担纲主角,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积极培育孵化有地方特色的巾帼志愿示范宣讲队,充分发挥由20多名村妇女群众组成的来苏女子快板队的文艺特长和热心公益特点,引导推动她们围绕乡村振兴、文明建设、家风家教、维权普法、和谐邻里等内容开展基层巾帼大宣讲,其创编的《巾帼心向党 强国复兴有我》《“声”入寻常百姓家》等快板宣讲作品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让村民群众听得“过瘾”、记得深刻。


相关附件: